周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独居老人关爱力度的建议》(第49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突出对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区民政局下达1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建3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和1个老年人食堂的建设任务。年底前,全区可建成4个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数量达到130个,基本实现设施全覆盖.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通过研发平台功能、收集研判养老服务需求、广泛链接服务资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等举措,为千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助餐、助洁、助医和远超照护等“三助一护”服务。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效改善近200户家庭的居家养老环境。
二、提案办理的情况
区民政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持续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养老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初步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一)持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4年,区民政局分解下达1个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和1个幸福食堂的目标任务。结合“队改居”工作,区民政局对133个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配置进行调整优化,30个农村养老点位提档升级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随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床位总量的持续增长,服务供给能力和受惠人群逐年增加,我区养老服务逐步实现了由养老院向社区、居家的延伸。
(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通过研发平台功能、收集研判养老服务需求、广泛链接服务资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等举措,为千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助餐、助洁、助医和远超照护等“三助一护”服务。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进程,先后完成走马岭、将军路、慈惠、径河等街道卫生院医养康复服务中心的建设,增加医养服务床位220张。2024年,积极指导柏泉街卫生院、太康医养等医疗机构设置医养融合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以培育农村邻里互助养老员队伍、开展“党建+农村养老”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抓手,在新沟镇街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24年将项目拓展至走马岭街,聚焦于农村留守、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摸排确定125名服务对象,建立30余人的互助养老员队伍开展结对互助养老,力争在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上走出新路子。
(三)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摸排确定对象、入户评估形成方案、逐户实施改造的流程,积极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实际需求。推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符合政策条件的老年人建设家庭床位,配置适老化和智能化设备器材,提升居家上门服务。2024年,全区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不少于90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不少于50户,积极改善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环境。
(四)扎实开展探访关爱活动。区民政局联合10部门印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认真开展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督促街道、社区建立定期探访制度,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率达到100%。通过依托于社区(大队)对辖区内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认真摸底排查,准确掌握基本信息。坚持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参与、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强化子女赡养人主体责任、街道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督指导责任,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解决。落实定期探访制度,及时评估留守老人的生活情况、家庭赡养责任落实情况。将独居、失能、留守、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施关爱救助,切实保障留守老人合法权益。
三、下步打算
(一)建设完善欧博官网 养老服务体系。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快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依托于我区分区规划,结合区级实情和养老服务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全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设施体系和配置标准,因地制宜形成养老设施空间布局。
(二)进一步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加大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引入社会组织投入和运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使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互衔接,融合发展。认真组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积极的宣传表彰,培养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爱岗敬业、素质全面的养老骨干队伍。
(三)持续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着力建立完善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各类服务实体进入这一领域,大力发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维权、护理、应急、安全援助等服务。要整合利用社会服务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助等方式,积极培育专业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丰富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四)传承弘扬孝亲敬老传统文化。进一步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文化和“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要建立常态化指导监督机制,督促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防止欺老虐老弃老现象发生。
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