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29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30 18:35 来源: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   访问: 【 打印 】 【 下载 】 字号:[ ]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出台政策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印发《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武政〔2024〕2号),措施共5个方面20条,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三个方向同时发力,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升成果转化效能。

二是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湖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动我市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完成专利盘点。截至目前,完成全市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按照方案要求,推动存量专利市场评估工作,建立企业专家评价库。

按照《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样板培育工作。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开展重点培育,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样板。

三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作用。市法院出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 保护创新主体积极性和合法权益的八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合理划分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和收益。加强政策和法律风险提示,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各方就合作形式、任务分工、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分配、风险分担等进行合理约定。同时,还提出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挖掘选树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做好相关新闻宣传和报道。开展“知识产权护航百企”专项行动,市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带队走访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指导建议。同时,市法院还发布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在《法治日报》《长江日报》及市法院微信公众号中集中宣传。

四是培育壮大技术转移专业力量。鼓励有条件的在汉高校院所开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课程,开展技术转移专业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支持在汉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内设机构,或者联合企业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综合性服务。

五是打造高质量成果转化服务队伍。建立“四个一”(即一名区科技部门分管领导、一名市科创局处级干部、一名市科创局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一个首席服务机构)的科技网格服务体系,做好政策宣传、跟踪服务、成果转化等工作,强化线下服务精准对接。

六是多途径开展成果转化宣传。组织开发建设“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平台设置成功案例、政策通知、科创活动等版块,开展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展示、成果转化政策宣传、成果转化活动推广等活动。同时,面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聚焦良种培育、高效种植、健康养殖、智慧农业、农机设备、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领域,通过市科创局政务网和“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开展技术需求征集。支持全市科技特派员集成创新项目、成果、资金等要素,深入到农业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匹配对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的通知》为契机,深入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和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二是高规格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每年编撰发布《武汉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定期发布《武汉市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三是进一步发挥司法保护审判职能,助推科技成果创造、运用和转化,为武汉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四是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29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30 18:35

来源: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出台政策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印发《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武政〔2024〕2号),措施共5个方面20条,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三个方向同时发力,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升成果转化效能。

二是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湖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动我市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完成专利盘点。截至目前,完成全市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按照方案要求,推动存量专利市场评估工作,建立企业专家评价库。

按照《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样板培育工作。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开展重点培育,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样板。

三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作用。市法院出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 保护创新主体积极性和合法权益的八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合理划分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和收益。加强政策和法律风险提示,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各方就合作形式、任务分工、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分配、风险分担等进行合理约定。同时,还提出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挖掘选树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做好相关新闻宣传和报道。开展“知识产权护航百企”专项行动,市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带队走访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指导建议。同时,市法院还发布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在《法治日报》《长江日报》及市法院微信公众号中集中宣传。

四是培育壮大技术转移专业力量。鼓励有条件的在汉高校院所开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课程,开展技术转移专业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支持在汉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内设机构,或者联合企业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综合性服务。

五是打造高质量成果转化服务队伍。建立“四个一”(即一名区科技部门分管领导、一名市科创局处级干部、一名市科创局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一个首席服务机构)的科技网格服务体系,做好政策宣传、跟踪服务、成果转化等工作,强化线下服务精准对接。

六是多途径开展成果转化宣传。组织开发建设“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平台设置成功案例、政策通知、科创活动等版块,开展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展示、成果转化政策宣传、成果转化活动推广等活动。同时,面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聚焦良种培育、高效种植、健康养殖、智慧农业、农机设备、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领域,通过市科创局政务网和“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开展技术需求征集。支持全市科技特派员集成创新项目、成果、资金等要素,深入到农业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匹配对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的通知》为契机,深入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和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二是高规格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每年编撰发布《武汉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定期发布《武汉市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三是进一步发挥司法保护审判职能,助推科技成果创造、运用和转化,为武汉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四是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关联 文章

关联附件

返回